简明三段论

以上是一个原理图。实物可以适当调整以增加能量密度、功率和运转寿命。

整个系统需要三个重要部分来组成。

泰祺虹吸管,简称“管中管”,使大部分的水向上流动的同时,允许小部分的水向下渗入。向下渗入的水,与起搏器一同起到排气和减压的作用。“管中管”的大管中可以包含多个小管。

泰祺吸水龙头,简称“单向箫(或笛子)”上面可以酌量建造多个“上鼻孔”,以增加整个系统从上鼻孔中吸入空气的量,和从“下鼻孔”中吸水的速度。

这一段装置可以用任何已经存在的传统的能把水从低处提上高处的方法和水泵来实现。泰祺水车只是推荐的效率较高的一种装置。冲压泵、脉冲泵、甚至阿基米德螺旋都可以实现这一过程。大量的水会在这一段向下流,其势能会把少量的水,撬上一个相当高的高处。

把三段管道和装置连接在一起,整个系统中的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水量会达到平衡。但是考虑到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密度的一千倍,整个系统中水流运转过程中,吸引进来的风-空气流动-其风能,长时间积累的能量却是很可观的。多个装置的机组叠加在一起,威力就更大。由此一个可以不断呼吸,持续多年的链式反应的人工心肺系统也就建成了。自然界中形成的“风口”“强风地带”可以被微观化、量子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后,人类多年以来“呼风唤雨”的梦想也就可以实现了。

可控核聚变 – 有必要吗?

当飓风或台风吹过某地后,往往会有一两个人心中想:若是这等巨大能量级的风雨能被人类驾驭、加以利用,该有多好啊?

值得一提的是,世间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驾驭”和“利用”也是需要能量的。若想要从“不可控”的自然灾害中摄取能量的话,往往结果是会损失很多的人类已经掌握的有组织、有序的能量于“控制”的过程中。

原子能所产生的能量,以无序的“热能”为主。现有的“可控”的原子能开发工艺-裂变-中产生的能量,就需要消耗许多外界的能源来加以控制和引导。因此如果有一天可控核聚变能更接近可用于民用的条件的话,可以想象消耗在“控制”过程中的能量会有所增加。

原子能用于民用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优势是“链式反应”的接近百分之百的转化效率。而量子能开发的能量转化也是通过链式反应的方式,转化效率也能接近百分之百。

所以在量子能开发技术出现、成熟、推广应用以后,可控核聚变工程研究的存在性就值得怀疑了。